Friday, December 16, 2005

部份選舉片段



主持人:「好歡迎大家嚟到池田紀念會堂,參與我地學生部首次嘅學生部選 舉。
剛才大家都睇過三位候人嘅宣傳片段,同埋入場時都收到佢地嘅政綱,應該大致上 對佢地都有基本印象。接著落嚟,三位候選人會喺今晚嘅選舉裏面發表一下佢哋嘅參選理念。
各位現場人仕,可以憑著三候選人嘅政綱、宣傳片段同埋個人發表上 嘅表現,揀出一位你地認為最佳嘅候選人,帶領學生部嘅think center 為學生部, 以致整個學會獻計。」

主持人:「事不宜遲,2005年廣布份子選舉現在開始。

就剛才嘅片段嚟睇, 各位候選人都對香港廣布未來發展有著唔同嘅抱負, 之但係單憑幾句口號係好難令到各位現塲人仕去認定你哋邊一位係最適合擔任think centre嘅委員長嘅。 以下落嚟嘅時間就不如請幾位講述一下你哋嘅理念啦. 首先有請一號候選人李廣布發表. 」

李: 「正如我嘅政綱上所強調,我哋應該為學會對外活動定立長遠嘅方向,要有目標地加強學會與社區嘅聯繫。 以往, 學會喺文化交流上嘅努力, 相信大家都有目共賭. 唔少知名人仕, 好似金庸先生, 李樂詩博士, 方召麟女仕等等, 對我哋組織都非常熟識. 但係除此之外, 我認為我哋現時喺社區方面嘅交流係未足夠嘅, 絶對需要進行實際嘅交流. 打個比喻呀, 有一日我搭的士到會館, 同的士司機講目的地嘅時候, 佢嘅回答係 “創價學會” ? 係咪即係日蓮正宗呀? 唔係己經搬咗去彌敦道啦咩? 由此可以睇到, 一般大眾對學會嘅認識真係好有限. 喺嗰一刻我就決意要進行社區嘅交流. 我認為一但外界加深咗對學會嘅認識、認同之後,青年部自自然然會對學會增加歸屬感,咁就可以鼓勵更多嘅青年部投入學會活動。 而落實呢個理念, 我哋應該由住喺會館附近嘅居民開始著手, 令佢哋認識學會,明白創價學會係乜嘢嘅組織. 我哋需要定期搞會館開放日, 鼓勵青年部去參與製作展板, 介紹學會嘅理念。 透過呢類型嘅活動, 既可以加深學會對外嘅聯繫,亦可以加強青年部對學會、對社區的認識。就好似馬來西亞會館咁, 將會館開設成社區會堂, 等居住喺周圍嘅市民都可以有一個方便嘅途徑去認識學會. 我認為我哋香港創價學會亦都需要多參考其他國家學會嘅成功之處, 從而改進我哋同社區嘅交流. 要發展未來香港廣布大道, 社區聯繫嘅方針落實係刻不容緩嘅, 請大家支持我一號李廣布!」

主持人: 「唔該晒一號候選人李廣布先生. 接住落嚟請二號候選人冮科技小姐發表一下」

江: 「我都好同意一號話加強與社區聯繫,來鼓勵更多青年部參與活動。其實點樣去包裝同宣傳我哋佛法咁好嘅概念都好重要. 我想請問在座各位有無人係無上過網架? 最多上嘅係乜嘢網站呢? (停一停) 會唔會係SGI網站呢? 大家有需要嘅時候有無上SGI網站上搵敎學資料呢? 隨著時代進步, 多媒體嘅製造漸趨普及,如果要吸引更多年青人去參加學會活動, 認識佛法,多媒體嘅使用係少不免。舉例網頁嘅製作,我地可以集合各本部青年部嘅力量, 統合各科技人材去構思、製作及不斷嘅更新網上資訊, 網上電台, 短片等等, 令更多人(包括未能抽取時間開會的會友)從網上嘅世界都可以接觸到學會資訊、學習到佛法。 更可以向非會友宣傳學會嘅正面訊息, 而唔係落後於其他不利傳言嘅傳播. 還有多媒體製造如mtv 、宣傳短片同樣可以有效地為每一次的學會活動增添色彩。」

主持人: 「聽咗兩位候選人嘅理念之後, 相信大家而家都係考慮緊邊位候選人比較合適, 不過以下落嚟我哋仲有一位候選人準備要發表佢嘅理念, 請大家留心聆聽, 然後作出你明智嘅選擇. 有請三號候選人-張史命小姐」

張: 「雖然我都好同意兩位嘅睇法,令學會活動多元化係真係可以好好 咁使青年躍動起來。但係我認為青年人要好好參與學會活動,首先要由學會嘅體制改進做起。我認為現時普通會員對學會整體運營、體制嘅認識都唔係好足夠,以致佢地未能真正地認識學會嘅運作。例如增加學會的透明度, 曾有會員問及有關營運資金來源, 其實資金主要來自會友供養, 學會亦是一個非謀利團體, 若能使會員了解更多, 便能減少別人誤會學會為一個有錢, 甚至一間『金融公司』的看法. 另外, 要令活動多元化, 改革開會傳統型式亦是當前的課題, 例如我們可參考其他團體的活動方式, 他們就社會的問題, 對需要支援的人仕組織『助人自助』小組, 例如, 結集失業求職中的會員組織唱題小組. (停頓)改革開會傳統型式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否則, 廣布大願難以實現. (語氣要重及肯定)」


最後張使命以50票大比數勝出,並讀出這理念:

理念:「基於佛法的共生理念,我與他,他包括身邊的人、世界各地的人以至周圍的環境、大自然的關係都係息息相關的。今日,我同其餘搞呢次選舉,目的唔係為左個人o既榮譽,而係藉著改革學會(一個宗教組織)開始,希望為社會帶來幸福的思想。 過程雖然係困難,由初初無人參加,最後都係得我地三個人參加,但我地都堅持搞下去,透過同各方面不斷對話、溝通,使雙方都能互相理解對方立場,一切o既行動都係建基於建設社會幸福未來。今日,我地只係成功左一部份,未來o既部份,要靠在坐各位一直承傳下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