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7, 2005

文章回顧(一):初次加入金鷹體操隊的感想

初次加入金鷹體操隊的感想

2001年7月8 日,我會記得這一日,即使忘記了日子也不會忘記那種感覺。

我是最近才加入體操隊,加入的原因隨了是己入隊多年的馬健弘影響外,還有我希望透過參與學會活動,多認識學會,最重要是磨練自己的信心。

2001年初,我開始真正認識創價學會,雖然之前已透過好友及其家人認識學會,但這都不是自發的,只是聽取他們的講解及介紹,對於何謂信心還是感受不深。
直至我爸爸癌症番發,情況嚴重,我才認真地了解學會及其所對人生的態度,希望藉以幫助我及家人度過這次難關。為了加深對學會的認識我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好幾本池田大作先生的著作,包括新人間革命、我的釋尊觀及青春對話等。
從這幾本書中我認識了生命是如此偉大、寶貴的東西,我也體會到學會是一個非常重視和平的組織,如此反對戰爭及重視和平的組織,我暫時未曾另一宗教組織可以代替它。

《青春對話》是我唯一一本看完再看及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這本內容廣泛,給與我很多人生的指導,而我特別留意 “題目”,因為這正是我最希望知道的,但願池田先生指導能解決我心中的疑惑。 書中有一句使我最深刻“題目的力量既能拯救已過世的父母,更何況健在的雙親;題目一定能使父母幸福的。” 就憑這句話,我決定努力唱題,希望盡量減輕爸爸及家人的痛苦。聽起來好像十分迷信,但正因為我相信池田先生及我再沒其他方法了,姑且一試,不成功再尋找其他方法。 每當看到爸爸病發受苦時,我都會走入房間,認真唱題。我不寄望題目能立該去除爸爸的痛苦,只希望題目能給與他信心,堅持到底,戰勝病魔。因我相信“佛法是道理,不是「魔術的信仰」”我們不能只靠題目而不勇敢去面對困難。幸運地,經過幾個月的唱題,爸爸的病情及其心態都好轉了,由完全不能外出半步,變成每天堅持上茶樓;由自怨多一天生存就是多一天的痛苦的想法,變成每一天盡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心態。現在我真正感受到題目的力量,記得有一次在勤行會時,心中突然想到能與爸爸共遊長城時,心中產生一種無限的喜悅,並由這次起以此作祈求,我有信心終有一天能與爸爸開心地共遊長城。

我覺得能夠加入體操隊是我的福運,也可算是題目給與我的。自從欣賞了在年初舉辦的新世紀香港青年文化總會之後,我就有了加入文化部的衝動,因為那次晚會我深深感受了表演者的生命力及他們那份對自己使命的熱誠,真是感動了我,那一刻真是盼望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分享他們那份使人感到希望的喜悅,我相信台下每一位在場觀眾都有同一想法“這班青年人真是二十一世紀的希望”。

大約在四月中,我知道文化部招收會員,於是便向好友查詢我能否加入體操隊,經過他的介紹後,五月初我便進行我第一次的練習。最初我的信心不大,恐怕不能應付體能的訓練,但最後還是“捱”過了我的第一次。其實都不算是捱的,他們的訓練比我想像中來得輕鬆,只是初次練習有些不習慣。體操隊給我的印象是很特別的,各隊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每一張新面孔對我來說都是十分新鮮的。可能我是剛入隊有的,並未有熟識的朋友,很多時只站在一旁,觀察其他隊友,有的整天都是笑容滿面,話總是說不完似的;有的只是靜靜坐在一旁,像是思考甚似的;有的則每分每秒都像爭取睡眠時間,我估計他們一定是工作至深夜。
幸運地,我剛巧是二十周年結成紀念日前的數月前入隊,能夠參與一個有意義並且挑戰性極高的表演─五層塔﹝又名師弟塔﹞。聽隊中的前輩說,這座五層塔從前未曾成功過的,十多年前曾經嘗試過,但失敗了,還有多位隊員受傷。 因此“無事故,大成功”便成了今次表演的目標,大家再不希望有隊員受傷,使他們的父母擔心,還有要取得空前的成功,完成老一輩體操隊隧員未完的心願。

經過個多月的練習,出席的人數並理想,沒有足夠的人數去練習整座五層塔,但憑著各組負責人的努力,在7月8 日出席的過百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陣容如此強大的金鷹體操隊,那一刻我開始感受到大家離成功的日子不遠了。

No comments: